诸葛亮辛苦培养三个接班人,却加速了蜀国灭亡,这三人做了什么?
在三国史上诸葛亮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,在分析天下局势,处理国家内政发面可以说是相当优秀,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称赞。然而这个人也有他的薄弱之处,那就是在用人方面似乎并不太行。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,诸葛亮认为只有那些坚决服从自己军令的忠诚之士才值得信赖。就像关羽,魏延这些人因为不太听自己的命令,所以很少会委以重任。不过也正是他这方面的缺陷导致其死后还给蜀国留下了大患。
第一人就是姜维,马谡死后,诸葛亮便将姜维当作自己的第一接班人培养,诸葛亮死后,姜维不顾蜀国衰微的国力,一心北伐,然而始终斗不过魏国的邓艾,蜀国本就地域狭小,根本耗不过强大的魏国,诸葛亮六次北伐已经耗空了蜀国的国力,如今诸葛亮死了,蜀国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,只有这样,才能依险据守,才能和强大的魏国相抗衡,正是因为姜维的数次北伐,导致了蜀国本就孱弱的国势更加衰微,最终就算没有邓艾的偷渡阴平,也迟早会被魏国吞并。
展开剩余50%第二人就是董厥,董厥此人从小便十分有才华,被诸葛亮称为“良士”,后来诸葛亮将他留在身边,担任丞相主簿,作为重点培养对象,诸葛亮死后,董厥担任尚书仆射,后又官至尚书令,公元261年,董厥升任辅国大将军,和诸葛瞻一同辅助刘禅,然而在刘禅宠信黄皓时,董厥未能及时纠正刘禅的错误,在如此要职上,董厥却坐视不理,这也间接导致了刘禅做出了一些列错误的举措,而这些举措也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。
第三人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,在诸葛瞻很小的时候,诸葛亮就有意培养他,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,邓艾攻打蜀国时,诸葛瞻率军驻守绵阳,有人劝诸葛瞻迅速占领绵阳险要地段以作防御,然而诸葛瞻却犹豫不决,以致错失了最好的机会,最后导致绵阳失守,而诸葛瞻也在绵阳之战中战死。
诸葛亮也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蜀国的发展培养了三个接班人,然而确实这三个人加速了蜀国的灭亡,若是诸葛亮泉下有知也会后悔不已吧!
发布于:天津市